轉眼間進入游學這個行業已經7年了,從一個入行時對于游學的一知半解,僅憑著對教育的一腔熱誠的新手,到現在能夠給學生們提供最完善全面服務的“資深游學顧問”;從每年僅有幾百人出行的游學市場,做到現在每年十幾萬學生參與的全國熱門項目,我和游學這個行業一起在慢慢的成長著。看著孩子們通過游學,開拓了視野,收獲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還在內心樹立起來各種教育目標,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
有很多家長會問,游學和旅游到底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我不跟隨旅行社,反而要花費更高的價格送孩子游學呢?
其實游學和旅游并不能劃等號。游學中,更多的部分還是讓孩子體會國外的教育,用一種和國內不同的方式去學習,寓教于樂。根據國家教育部2014年頒發的《中小學學生赴境外研學旅行活動指南(試行)》規定,境外研學旅行的教育教學內容和學習時長所占比例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計劃的1/2。不像旅行社那樣走馬觀花式旅游,在各種景點,青谷會安排適合學生、更富于文化的講解;組織游覽國外名校時,會邀請學校招生辦公室的老師或者該校的中國留學生做講解,讓當地的老師為孩子授課。
青谷國際教育對游學的定義有以下三個方面:
游學,是一場不同以往的旅行
在我們人生中會有很多次的旅行,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跟戀人一起蜜月旅行,長大了帶著孩子一起去旅行……而青少年時期的旅行,是會對整個人生經歷產品巨大影響和震撼的。還記得有一次帶學生到哈佛游學,請到了當時的哈佛中國同學會主席張博士。他帶領著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了解哈佛的歷史,并為中國學生做演講,分享他的申請經驗和學習歷程。他提到自己初入哈佛時是帶著光環來的,浙江大學的本科和研究生,周圍人眼里的佼佼者,各種名譽和稱贊伴隨著他。然而來到哈佛,發現每個哈佛的學生都有過人之處:大家都是名校出身,聰明上進,哈佛的學子沒有凌晨2點之前睡覺的,不是在讀書就是在討論各種Project。哈佛的圖書館24小時開放,館內甚至設置了洗浴處滿足徹夜學習的學生的要求。在場的同學們都被震撼,也受到了激勵,立志也要像哈佛學子一樣要求自己。更有很多人通過游學,確立了自己將來要去國外留學、上國際名校的志愿。
游學,是一堂生動豐富的課程
游學過程中,我們會碰到很多人,學校的老師、同學、寄宿家庭的爸爸媽媽,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老師,也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你。我們曾經有一位14歲的學員,她在參加過加州插班夏令營的時發現,老師講課的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不明白的問題可以隨時打斷老師進行提問,在與老師有不同看法的時候還可以與老師進行辯論,這是在中國課堂上是要被嚴令禁止的。所以在游學時,學生不僅僅學到了知識,還收獲到美國文化、美國教育等各種方面的精神食糧。
游學,也是一種非凡的人生體驗
在游學的過程中,我們的孩子會看到很多西方人文明的舉動,比如在開門關門時幫別人推著門,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等,他們就會不由自主的也跟著做。在國外的寄宿家庭生活時,孩子們也會負責洗完、抹桌子等簡單的家務活,因為國外家庭的孩子正式這么做的。結束游學后,我們的很多父母會驚喜的發現孩子長大了,會幫助家里做一些家務,也更加的彬彬有禮了。這都是游學項目的“神奇之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孩子們的思維和做事方式,變得更加獨立,更會思考了。